五种你可能再也看不到的极危鲨鱼/鳐鱼
从印度恒河浑浊的河水,到加勒比海域热带珊瑚礁,再到西北太平洋的深处,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五种你或许从未听说过的极度濒危的鲨鱼和鳐鱼。
事实上,这些物种实在是太罕见了,以至于牠们的影像资料极其稀少,甚至没有记录过这些难以捉摸的生物在水下畅游的泳姿。除非采取紧急行动来拯救,否则你可能再也看不到牠们了……
短吻双髻鲨(Sphyrna media)
这种中等体型大小的鲨鱼属于双髻鲨科(Sphyrnidae),也有称作锤头鲨科。这相当有趣的名字是源于牠们那不同寻常的头部形状。
虽然牠的一些近亲物种(如路氏双髻鲨)是最具标志性和辨识度的鲨鱼物种之一,但这种鲨鱼可不是这样。短吻双髻鲨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滩珊瑚礁上,范围从加利福利亚湾到秘鲁的东太平洋海域,以及从巴拿马到巴西南部的中南美洲东海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不幸的是,由于过度捕捞,牠们的身影已经在部分区域消失了。和所有其他双髻鲨物种一样,短吻双髻鲨是全球鲨鱼鳍贸易中很受追捧的目标之一,加剧了这些迷人生物的危机。
在九个双髻鲨物种中,有八种濒临灭绝,其中五种被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度濒危,包括短吻双髻鲨。更糟糕的是,牠们繁衍后代需要的红树林正在被养虾产业所占取。
恒河露齿鲨(Glyphis gangeticus)
难以捉摸的恒河露齿鲨被认为是印度特有的淡水河流物种。
人们最初只从十九世纪收集的三个博物馆标本中了解到这种罕见的生物,过去常把牠与公牛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搞混(公牛真鲨是一种可以进入河流和河口的海洋物种)。
恒河露齿鲨能生长至两米长,眼睛很小,而且异常地向上倾斜 —— 这是适应恒河水系里浑浊河水的进化迹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自十九世纪以来,仅从鱼市和渔港发现过少数标本,这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绝无仅有”。
最近一项关于恒河露齿鲨和露齿鲨属(Glyphis)其他生活在河流的鲨鱼物种的基因研究表明,我们对牠们的了解至今仍非常少。科学家们在对几份保存完好的鲨鱼标本的DNA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如今已描述的五个生活在河流的鲨鱼物种中,仅有三个是有效的,另还有一种尚未被描述的物种,其标本是在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的沙捞越被发现的。
撇开分类上的混乱不讲,有一件事是明确的 —— 恒河露齿鲨生活在为数不多的几条河流中,这些河流遭受着巨大的捕渔压力,水域也被水坝和拦河坝阻挡,这意味着恒河露齿鲨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
网纹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fasciatum)
这种小型深水鲨鱼生活在西北太平洋孤立的深水陆坡上,范围从越南南部到我国台湾地区南部。
虽然人们对这个物种的生物学特征知之甚少,也不了解网纹绒毛鲨衍生品的使用和贸易情况,但我们已知这个物种拥有类似其他膨鲨的神奇能力 —— 当遇到危险时,牠会膨胀牠的胃部以显得体型变大,试图避免捕食者的攻击。牠原本的体型虽小,但胃部经过完全膨胀后,体型就翻了一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遗憾的是,分布范围相当有限的网纹绒毛鲨也难以逃脱捕渔作业的威胁,尤其是海底拖网捕捞。
事实上,凡是该物种出没的水域都遭受着过度捕捞作业 —— 从我国台湾地区一直到越南南部,从水面到海洋深处。
澳洲尖犁头鳐(Rhynchobatus australiae)
这种巨大的、近似鲨鱼的鳐鱼可生长至3米长,能够在印度-西太平洋区的柔软多沙海底和浅珊瑚礁的海岸附近发现牠们,范围大概从莫桑比克一直到所罗门群岛,北至我国台湾地区。
介于那长而尖的嘴巴,澳洲尖犁头鳐和牠的亲缘物种还被戏称为“犀牛鳐鱼(rhino rays)”。虽然曾在其活动范围内广泛分布,但牠们和其他几种尖犁头鳐均经常被混淆和错误识别。
因此,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牠们,甚至有可能再发现更多的物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鱼翅汤作为亚洲的一种传统食物,不可持续的需求也给这种罕见的鳐鱼造成了生存危机 —— 牠的鱼鳍在国际鱼翅贸易中属于价值最高之一。
过度的捕捞作业(包括目标性和误捕)正在将这些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如今十分之九的圆犁头鳐科(Rhinidae)物种都濒临灭绝,也是最为濒危的海洋鱼类家族。
灰鳐(Dipturus batis)
这种产卵的、形似风筝的大型底栖鳐鱼,从沿海浅水到600米海深处都可以发现牠们。
和其他鳐鱼一样,这种鳐鱼在捕食和消化食物之前,会用翅膀状的鳍包裹住猎物。牠们通常会捕食较小的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如螃蟹或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种鳐鱼可生长至2.5米长,过去常出现在东北大西洋,范围从马德拉岛到摩洛哥、冰岛、挪威以及地中海区域。
这种鳐鱼被视为标志性的“欧洲鳐鱼”,过去也被称为“普通鳐”,被普遍认为是首个因商业性捕捞作业而濒临灭绝的鱼类物种。
绝处逢生的希望
鲨鱼和鳐鱼,不仅仅是生活在河流、珊瑚礁、深海或远海中的生物,牠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因此与海洋的健康以及世界各地依赖海洋为生的数百万人的生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乌翅真鲨(Carcharhinus melanopterus)
Shutterstock / Narchuk / WWF-Sweden
然而,即便如此,鲨鱼和鳐鱼在许多国家/地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管理和保护。根据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最新更新显示,在这个蓝色星球的水域中,约36%的鲨鱼和鳐鱼都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极度濒危的物种已高达76个,相较2014年已增加了两倍(当时为25个)。
而且此次更新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的9个物种中,有8个都是鳐鱼(大多数是犁头鳐和鹰鳐),这意味着牠们距离灭绝恐怕只有一步之遥。这也同时印证了之前猜测的趋势,即由于过度捕捞和缺乏渔业监管,未得到公众太多关注和了解的鳐鱼,恐怕其真实情况会比鲨鱼更糟。

此次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的八个鳐鱼物种之一:隼鲼(Myliobatis aquila)
Vladimir Wrangel / Shutterstock / WWF
从上文描述的这五种“绝无仅有”的鲨鱼/鳐鱼中,相信你也已经意识到,除了极度濒危的现状外,还有一条共同的线索将牠们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 过度捕捞。
这5个物种,以及其他71个极度濒危的板鳃亚目物种(除了可能是极少数的偏远地方外)几乎都因不可持续的捕捞作业而濒临灭绝。面对着如此高的灭绝风险,这些物种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减少了80%以上。
好消息是,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基本上知道需要做什么,并有正确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场全球危机,从而将鲨鱼和鳐鱼从灭绝边缘拯救回来!

滑鳐(Dipturus laevis) Biodôme
比如灰鳐的亲缘物种滑鳐(Dipturus laevis)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濒临灭绝,但之后美国和加拿大的捕渔禁令帮助了这个物种的恢复,就在去年,滑鳐被重新归类为“无危”!
因此,在已有科学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给予鲨鱼和鳐鱼更多的关注与紧迫感,并督促尽快、广泛、有效地实施恢复计划等迫切需要的措施,否则短吻双髻鲨、恒河露齿鲨、网纹绒毛鲨、澳洲尖犁头鳐、灰鳐以及其他数十种鲨鱼和鳐鱼可能就会在我们的眼前逐一消逝!
本文作者:Magda Nieduzak
WWF全球鲨鱼生态平衡恢复项目高级宣传官员
资料翻译&整理:鹅子
排版:捷西
本文数据资料来源:
https://sharks.panda.org/news-blogs-updates/latest-news/the-rarest-of-the-rare-five-sharks-and-rays-on-the-brink-of-extinction
Compagno, L.J.V. 2007. Glyphis ganget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7: e.T9281A12978210.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07.RLTS.T9281A12978210.en. Downloaded on 03 March 2021.
Dulvy, N.K., Bineesh, K.K., Cheok, J., Dharmadi, Finucci, B., Rigby, C.L. & Sherman, C.S. 2020. Cephaloscyllium fasciatum.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e.T162207827A162870102.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20-3.RLTS.T162207827A162870102.en. Downloaded on 03 March 2021.
Dulvy, N.K., Notarbartolo di Sciara, G., Serena, F., Tinti, F. & Ungaro, N., Mancusi, C. & Ellis, J. 2006. Dipturus bat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6: e.T39397A10198950.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06.RLTS.T39397A10198950.en. Downloaded on 03 March 2021.
Haque AB, Das SA (2019) New records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Ganges shark Glyphis gangeticus in Bangladeshi waters: urgent monitoring needed. Endang Species Res 40:65-73. https://doi.org/10.3354/esr00981
Iglésias, S.P., Toulhoat, L. and Sellos, D.Y. (2010), Taxonomic confusion and market mislabelling of threatened skate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eir conservation status. Aquatic Conserv: Mar. Freshw. Ecosyst., 20: 319-333. https://doi.org/10.1002/aqc.1083
Kyne, P.M., Rigby, C.L., Dharmadi & Jabado, R.W. 2019. Rhynchobatus australiae.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e.T41853A68643043.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9-2.RLTS.T41853A68643043.en. Downloaded on 03 March 2021.
Li, C., Corrigan, S., Yang, L., Straube, N., Harris, M., Hofreiter, M., White, W. T., & Naylor, G. J. (2015). DNA capture reveals transoceanic gene flow in endangered river sha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2(43), 13302–13307. https://doi.org/10.1073/pnas.1508735112
Pollom, R., Avalos, C., Bizzarro, J., Burgos-Vázquez, M.I., Cevallos, A., Charvet, P., Espinoza, M., Faria, V., Herman, K., Mejía-Falla, P.A., Navia, A.F., Pérez-Jiménez, J.C., Rincon, G. & Sosa-Nishizaki, O. 2020. Sphyrna medi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e.T60201A3091753.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20-3.RLTS.T60201A3091753.en. Downloaded on 03 March 2021.